作者:川越牛熊
本次硅谷银行和瑞士信贷的根源是加息缩表引起的,但媒体少有报道瑞士信贷巨额亏损的原因,本文我们尝试从债券现货和衍生品交易角度扒一扒硅谷银行和瑞士信贷暴雷的异同和关联。
先回顾上周,联储经由“贴现窗口”工具向银行体系提供了3000亿左右的信贷,这部分信贷主要经由加州联储和纽约联储放出。资金的去向则是上周碰到流动性问题的银行。
这解决了流动性问题,也就是为使用了该工具的银行提供了准备金,但利率4.75%左右,用几天可以,用时间久了可吃不消。
创新的BTFP(银行定期融资计划)工具创造了120亿资金。这缓解了银行资本金失血问题,利率也很高,为隔夜利率+10BP。
这两种工具只是暂时缓解了银行危机,喘了口气,但没有根本解决。
究其原因,我们从硅谷银行与瑞士信贷爆亏的关联可以分析出:
众所周知,硅谷银行倒闭是因为投资美债爆仓的,为什么买入世界上最安全的资产还会亏损倒闭,当然是由于去年的美联储大幅快速的加息,但是问题是为什么硅谷银行没有做利率对冲的衍生品呢?媒体至今没有报道,这显然不符合一个发达国家银行的正常操作,在美联储22年6月开始宣布抗通胀决心,大幅加息的时候,硅谷银行的债券交易员傻乎乎的持有现券而不做对冲?
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美国衍生品市场,利率掉期一定出了什么问题,即找不到合适的对手盘,也就是说大家都看空美债的时候,少有人赌美联储不会加息,对手盘的匮乏导致利率掉期点大幅上涨,流动性不足,这也让人联想到英国养老金暴雷的问题,它可是过去一直通过利率掉期来提高债券收益率的衍生品大卖家,难得的对手盘,但去年10月它出问题后,对手盘大幅锐减,瑞士信贷也同样出现了风险,这又让人不得不联想到瑞士信贷这家百年老店做市商,肯定也是衍生品领域出现了浮亏,因找不到更多的利率对冲头寸,不得不自己吃下大量利率互换买盘的单子,而当时的瑞士央行与美联储的货币互换,很可能有一部分是为了弥补它在衍生品头寸上的亏空。
我们知道,持有债券的现券是可以通过现在BTFP工具,让财政部的外汇稳定资金250亿资金来帮你扛单,到期还能收回本金,但是持有衍生品,类似保险,时间一到,价值就会基本清0,瑞士信贷作为全世界投行TOP30内的大做市商,随着美债收益率的大幅升值,利率掉期点也是水涨船高,它成为了做市商中的首个暴雷的冤大头,当然,摩根大通这个顶级交易商也瑟瑟发抖,一级交易商之间的关联交易让他们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不过,由于硅谷银行被挤兑,资金都会涌向了美国几家大银行,让他们的流动性得到了较大的缓解。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不是美国的中小银行没有去进行利率对冲,而是迫于找不到对手盘撮合交易,滑点和价差太大而放弃,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当初美债回购市场惊现负利率(-4%)事件,也是美债期货市场空头太拥挤,找不到现券做空而出现买现券倒贴利息的怪现象。
梳理完整个美债期现交易引发银行倒闭的连锁反应,当然,还包括MBS,ABS,CBS等影子资产场外交易问题,美联储和财政部当下的工具只是遵循了白芝浩原则——救急不救穷,即被动扩表给你提供了流动性,但是资金价格很高,那么中小银行后期依旧面临资本金亏损失血问题,在不进行增发股票和发债增补资本金的情况,必然的选择就是收缩银行对企业的信贷,从而会影响到美国企业的现金流,后面美国的经济会如何就容易推演了。但这个时候想募集资金来补充资本金,不打个骨折,想必没有傻子愿意接盘吧。
所以,美联储面临远期的高通胀,当下的金融风险,下周的FOMC抉择非常艰难,只扩表不降息,无法根本解决银行危机,继续加息,中小银行的资本金很快会扛不住而倒闭,进而引发硬着陆衰退风险,暂停加息,通胀会卷土重来更加难治理。如果想采用既要、又要、还要的平衡政策,那么就会如刘伯承所言,六神不定,最后输的干干净净!
本文内容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