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五号的航天员是谁(神舟五号的航天员是谁男的)_航天员神舟五号

今天梦圆“天宫”

——回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源 记者 安普忠 王凌硕 杨悦

2023年2月24日,国家博物馆。

“梦想世界问天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正式开幕。展览浓缩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建设发展的风雨之旅,在世界面前展示了这段不平凡的岁月——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实施。2022年12月31日,席主席在新年贺词中郑重宣布,中国空间站已全面建成。

30年来,中国宇航员不断奋斗,完成了“三步”战略任务,掌握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建成了自主建设和独立运营的“天宫”空间站,为建设宇航力量和攀登科技高峰增添了历史上又一个里程碑。

今天的成就反映了明天的旅程。属于中国航天的“空间站时代”已经到来。

2023年2月24日,国家博物馆开幕了“追梦世界问天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图片由国家博物馆提供

“历史将记住今天,中国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神舟十五号于2022年11月29日成功发射。

这一天恰好是中国梦提出10周年纪念日。同样在这一天,西方媒体发表了一篇文章,称日益老化的国际空间站即将结束,作为人类在地球轨道上停留的唯一地方。

回顾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格局进行了深入调整。为了抓住战略制高点,世界主要航天大国竞相发展载人航天。美国、俄罗斯和其他16个国家正计划共同建设国际空间站,而不包括中国。

这是一场站在不同起跑线上的比赛。

美国、俄罗斯和其他航天大国发射了9个空间站,将数百名宇航员送入太空,甚至成功登月。对中国来说,空间站、载人飞船和载人火箭仍然是图纸上的想象,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

1992年9月21日,一项关于中国航天未来命运的战略决策。

中央政治局召开常委会会议,集体审议《关于开展中国载人飞船工程发展的请示》。会议通过了决议:我们必须下定决心这样做。。。它不仅在政治、经济和科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综合国力的象征。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曾说:“跟着别人走所有的程序,这样我们就永远落后了。”

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之初,就制定了“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是发射载人飞船,建立初步配套的试验载人飞船项目,进行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是突破宇航员出舱活动技术和空间飞机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一定规模、短期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是建设空间站,解决大规模、长期的空间应用问题。

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载人航天一直在稳步加速。

从1992年到2002年,中国宇航员花了10年时间完成了神舟1号到4号4次无人飞行任务,全面验证了各系统的功能性能、系统间接口的协调匹配,完善了试验组织指挥系统的发展和相关基本条件的建设,为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2003年至2012年,神舟5号、6号、7号、9号载人飞行4次,神舟8号与天宫1号交会对接任务分别执行。中国突破了天地往返、空间出舱、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跨越了发达国家近半个世纪才能完成的发展历程。

2013年神舟10号任务后,长征7号、天宫2号、神舟11号、天舟1号任务从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密集落实,建成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开展了大量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突破了航天员中期停留、空间站货物运输、推进剂在轨补充等关键技术的掌握。

2020年5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拉开了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的序幕。随后,自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发射以来,中国在20个月内密集实施了11次发射、3次飞船返回、2次舱位转移、7次宇航员出舱等关键技术,4次宇航队12名宇航员继续在轨停留,突破了宇航员长期在轨停留、空间站组装建设等关键技术,创造了世界宇航史上空间站组装建设的最快纪录。

一路疾行,一路赶超;一路跨越,一路实现梦想。

1970年,中国计划在1973年底发射曙光一号飞船,方国军等19名空军飞行员被选中飞行。不幸的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该项目被停止,这些被选中的飞行员无法飞往太空。

2003年,神舟五号航天员杨立伟回到地球时,收到了67岁的方国军的来信:“你终于实现了中国人千年的飞行梦想,实现了我多年来的夙愿。祝贺你,你是中华民族的荣耀和骄傲。”

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四号、十五号宇航员组在太空“胜利会师”。在微博上,一位宇航员摘录了苏东坡的名句:“我不知道天上的宫殿是什么,今天是什么年。我想乘风回去,又怕琼楼玉,高处不胜寒。跳舞弄清影子,何像在地球上。”

在字句下面,他注释道:“历史将记住今天,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天上宫阙’。”

“航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靠我一个人,要靠很多人。”

载人航天工程作为系统最复杂、技术最密集、创新最活跃的科技工程之一,涵盖机械、天文学、地球科学、航天医学、空间科学等科学领域,涉及系统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航天动力、通信、遥感、新能源、新材料等工程技术,是国家科技成果的“大师”。

钱学森曾经说过:“航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靠我一个人,要靠很多人。”。

载人航天工程项目初期有7个系统。到空间站阶段,已增加到14个系统和数百个子系统,参与单位数千人,涉及数十万科研人员。

比利时空间信息中心研究员泰奥·皮拉尔说:“中国航天发展的一大优势在于,中国人民信心坚定,能够共同努力。”

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起,至今记忆犹新。

神舟飞船由13个子系统组成,涉及300多个合作单位;飞船上有300多根电缆、600多台设备、8万多个连接器、10万多个组件和50多万个软件程序。。每个焊点、每根电线和每一行代码都不能错。

因此,在神舟一号的开发过程中,他们进行了100多次可靠性测试,只有一个火工锁;第一次联合试验花了200多天时间。这一艰难的过程也被称为“万人会战造神舟”。

岁月飞逝,这种万众一心的信念从未改变。

2021年初,突暖还寒,决战空间站建成的冲锋号吹响了。

从沙漠戈壁到天涯岛,从生产车间到测控点...这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难度最高、节奏最快、参与单位最多的“大会战”:中国决心在两年内完成11次飞行任务,建设中国空间站。

“Xi安的发动机,天津的太阳能电池,河南的电连接器,上海的推进剂,四川的元器件...只要总指挥部下达命令,前一天还在工厂,第二天就可以‘飞’到北京的总装车间。”一些专家描述了全国体系的巨大优势。

千人一箭,万人一枪。经过30年的奋斗,载人航天工程凝聚力量,突破和掌握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 “三垂一远”测试发射N+1.空间站交会对接技术验证,一级半构火箭直接入轨..

中国宇航员开发了8型飞机和3型火箭,货运和船舶货物的比例达到世界第一;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个可以进行扩展实验的飞船留轨舱,建立了完整的陆海天“三维一体化”测控系统,核心部件达到100%国产;自主开发“飞天”舱外航天服,克服世界可再生环控生保技术问题。

据统计,30年来,载人航天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77项,发明专利4000多项,促进航天产业跨越式发展,辐射带动原材料、微电子、机械制造、化工、冶金、纺织、通信等领域的快速进步,大大提高了我国科技水平。

2022年11月17日,恰好是项目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90岁生日。这一天,神舟十四号宇航员组,刚刚完成了空间站的出舱任务,专门从遥远的太空送来了生日祝福。

30年前,王永志、齐发源等第一代企业家肩负着重任,奋斗了一辈子,仍然关心载人航天的发展;一路上,周建平、黄伟芬、杨红、顾逸东等第二代奋斗者在滚滚洪流中磨砺成长,成为领军人才;如今,80后和90后宇航员已经成为宇航事业的中流砥柱,甚至00后也褪去了不成熟,勇敢地在自己的岗位上承担重担。

在漫长的旅途中,新一代宇航员从祖先手中接过了历史使命,继续奔向这条通往浩瀚天空的梦想之路。

“我们的使命是让产品万无一失,我们要为胜利而战”

航天领域有句话:“不归过零,不是真正的航天人。”

载人航天,成败系毫发,质量比泰山重。每一次“归零”,每一次重新开始,都是为了不带任何隐患去天堂。

20世纪90年代,中国航天人总结了中国航天史上著名的“零双五条质量”:“定位准确、机制明确、问题复制、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的技术零标准和“过程明确、责任明确、措施落实、认真处理、完善规章制度”的管理零标准。

在神舟3号发射前的测试中,技术人员发现飞船的一个插头连接点没有连接。虽然它只是2000多个类似插头的连接点之一,可能不会导致任务失败,但总部坚决认为没有侥幸心理,要求70多个类似产品重新设计和生产,工期至少为3个月。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次发射延迟和试验队撤离。现场没有技术人员愿意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有些人甚至哭了。

工程领导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现在退一步,进两步。三个月后,我们昂首阔步进来,就能体会到这次为什么要退出。”

长征5号B运载火箭是为空间站量身定制的专属火箭。作为新一代运载火箭,其新技术的应用比例达到90%。在国际标准中,新火箭的新技术比例一般不超过30%。

火箭首次飞行的成功与空间站建设任务能否顺利开始有关。2017年7月,火箭的基本型号——长征5号遥2火箭发射失败,执行了嫦娥探月工程的任务。

为了消除隐患,包括长征5号B在内的多型火箭“归零”。经过两年多的深入扎实的重新准备,长征5号遥三火箭成功复飞,长征5号遥一火箭也获得了飞行的“通行证”。

2021年5月,天舟二号准备发射。推进剂加注已经完成,工作人员突然发现火箭某处气压异常,发射时间推迟了一天。但经过连夜组织调查,相关单位提出了多种处置方案,故障问题仍未定位。总指挥部决定完全“归零”

“归零”意味着任务至少延迟8天,这也会影响神舟12号的发射计划。没有人抱怨参加研究和参与的单位。为了准确定位故障,火箭测试团队成员分批进入舱内。舱内低温窒息,队员们连续工作48小时,没有人喊苦叫累。

在舱外,箭体上的水流下来,把负责守舱的范宇的后背浇湿了。范宇说:“我们的使命是让产品安全,我们必须为胜利而战。”。

九天后,问题完全“归零”,天舟二号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胜算”“成功就是几乎失败,失败就是几乎成功”“下一项任务永远不会是上一项任务的简单重复”。。。与质量有关的格言背后,有难忘的飞行故事。每一个字都融入了中国宇航员的血液。

为什么载人航天能在30年内取得连战连捷的战绩?

“不是没有问题。关键是提前发现问题,在上帝之前完全‘归零’,消除萌芽状态下的隐患。”反复验证关键技术,严格设计方案,严格控制质量,细致管理...宇航员用尊重科学、追求完美的精益求精,默默护送一次又一次的飞行之旅。

“中国人探索太空脚步,以后肯定会更稳更远。”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一张巨大的海报特别醒目——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航天员杨立伟从这里出发,踏上了第一次实现飞天梦想的征程,第一次在浩瀚的太空中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

2005年10月,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生在寒冷的雪夜出征太空,成功完成了多人多天载人飞行,标志着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圆满完成。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领命出征,完成中国航天员首次出舱。

2012年6月,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完成与天宫一号手控交会对接任务。刘洋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女航天员。

2013年6月,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出征太空。作为第一位太空老师,王亚平为全国6000多万中小学生授课。

2016年10月,在神舟11号任务中,第三次飞行的景海鹏和宇航员陈东成功完成了33天的中期停留,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完成了“三步”战略第二步的最后一次打击。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印有每位太空航天员头像的海报,现在每六个月更新一次——

2021年6月,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唐洪波进入中国空间站天空和核心舱,完成了三个月的太空停留。中国人第一次进入中国自己的空间站。

2021年10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福开始了6个月的在轨工作生活,首次在太空度过春节。王亚平成为中国第一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

2022年6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东、刘洋、蔡旭哲前往太空。在轨道上6个月后,他们经历了多型航天器访问、空间站T型基本组装、航天员太空会议等历史时刻,被网民称为“最繁忙的团队”。

2022年11月,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飞前往“太空之家”。他们见证了空间站建成的梦想时刻,也将成为载人航天新阶段、新时代的先驱。

在载人航天事业加速的步伐中,除了航天员,每个航天员都在发挥自己的才能——

发射场控制台操作员可按下点火按钮;填充操作员蒙住眼睛,熟练开关数十个阀门;火箭吊装手打开塔式起重机,将筷子插入啤酒瓶;在许多开发单位,“大工匠”在国际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得金银。

螺丝与航天事业相连,小按钮与民族尊严有关。他们用行动践行了追梦者的声音——

这是文昌航天发射场01指挥官廖国瑞为长征5号B运载火箭发出的点火密码;这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调度高健、整洁的“北京理解”;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刘洋在执行出舱任务时,与“曙光”指挥吴昊穿越天地的温暖对话...

在载人航天的庞大系统中,只有每个人把万分之一的责任变成百分之百的使命,才能保证大国重器的正常运行,万无一失。

2021年4月29日,天河核心舱发射圆满成功。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红感叹道:“这只是长征的第一步。核心舱应在轨道上进行多项关键技术验证,然后在轨道上进行评估,以便进行装配和施工。装配和施工完成后,需要10年的长寿命。通过宇航员的维护和延长寿命,需要在轨道上运行更长的时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时此刻,在距地球40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天宫”已经完成,“三步走”战略已经结束。新一代宇航员的脚步不会停止,他们将探索的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深空。

在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宣布:“中国人探索太空的步伐将在未来更加稳定和进一步。”。

来源: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本文的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