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Socialfi Web3社交的未来在哪里?

金色财经记者 Jessy

社交应用是一项公共产品,它关乎人与之间的交流,也关乎言论的自由。在Web2的世界中,Twitter、Facebook、Telegram、微信等都是拥有着海量用户的国民级社交应用。除了国民级的应用,也有类似Discord、Tinder这样的主导垂直分类圈层或者是满足人们某一需求的社交产品。

他们对于大众生活的改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提高了人与人交流的效率、降低了交流的成本。2.成为各种思想和观点自由表达的广场,让观点和事实流动起来。

Web3的社交应用,被认为是能让用户大规模进入Web3的入口。一般,当一种新形态的产品能够在效率、安全、成本等方面对于上一代的产品有颠覆和超越,才能促使用户的大规模转移。目前的Web3社交产品的发展情况如何?是否具有颠覆上一代社交产品的潜力?

金色财经总结了当下社交赛道上的主要产品分类,发现,目前的Web3社交类产品主要有两大特点,而声量最大的Lens协议Nostr协议以及依托这俩协议所产生的社交产品,其实就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方向和特点:一类是构建了经济模型,让人们能够通过自己在产品内的创作“挣钱”的项目,这样的项目门槛都较高,也相对封闭,目前只能小范围应用于加密圈子中。二是完全开放注册的匿名社交产品,其内部没有嵌入任何经济模型,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但在大众看来其没有现存的Web2社交产品好用没有迁徙的必要,对于加密社区来说又不能“挣钱”。

总体而言,在大的方向上,Web3社交其实是在去努力解决现存的Web2社交的几大痛点:1.完全匿名化,抗中心化审查。2.对于社交平台上的内容创作者有非广告外的经济奖励。 3.并不受单一平台限制,用户自己掌握自己的社交资料和数据,可以多平台迁移。

而除了上述我们所说的更偏底层协议的Web3社交创新外,还有一些是并不依托于上述协议的针对加密用户,满足一些加密用户独特社交需求的Web3产品,这些产品甚至可能并不去中心化,但确实是为“加密而生”。

目前Web3社交赛道各个协议和产品的优缺点如何,以及未来的社交产品和协议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社交数据变资产、经济模型嵌入的Web3社交

Lens协议目前算是是社交赛道的龙头老大,6月初,其刚刚完成了1500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根据Dune用户@rustamov所创作的数据统计,今年四月份协议上的日活数大概是5万5千人。

Lens的运行模式大概是用户在第一次创建账户,注册个人资料,其实就是创建了一个可重复使用的交互式profile NFT。这个NFT会保存用户所发布的内容、评论、点赞和转发。钱包地址与他们的个人资料相关联。Lens 的设计核心是以 NFT 为基础构建社交图谱,比如在关注他人时也会获得一个 Follow NFT,每个 NFT 都有独一无二的编号,记录关注的顺序。

基于这一协议,已经有多个应用程序开发了出来,比如社交媒体应用Lenster,视讯分享平台Lenstube等等。

而且由于这些 NFT 都可以转移或交易,因此Lens 将社交关系从数据转变为资产。Lens 团队对于 Profile NFT 采取了饥饿营销策略,只有部分早期用户可以获得 Profile NFT、而只有领取了这一 NFT 才可以获得他人关注,现在已经形成了 Profile NFT 的交易市场。

在金色记者看来,Lens协议在大的构建逻辑上,也就是把社交数据和信息变成资产,以及在协议内引入经济模型,促进人们在Web3社交中获益。比如CyberConnect,这是一个多链去中心化社交图谱协议,在构建底层社交关系这一点上和 Lens 相似,但不同点在于 Lens 的架构是基于 NFT 实现关系构建,而 CyberConnect 则是以数据库的形式沉淀社交关系,社交数据通过中间件Ceramic进行存储。

此外,CyberConnect 部署在 ETH 和Solana两条链上,是两张不同的社交图谱,而 Lens 只选择了Polygon单链部署。和 Lens 不同的是,Lens 的生态项目都是基于 Lens 协议原生的新项目,对于社交关系的采用是排他的;而 CyberConnect 大多是与其他项目合作,提供社交关系作为一块功能补足。这样的坏处是其难建立自己族群的生态,但是方便第三方应用的接入,生态其实会更开放。

在经济模型上, CyberConnect已经完成了其协议代币的公售,其可以用于支付 CyberProfile 铸造时付费以及gas、治理。

去中心化抗审查为核心叙事的Web3社交

Nostr协议本质是去中心化社交场景的信息传输协议,上一次出圈是在2月份,缘起于前推特首席执行官发推特推荐。和上述几个社交协议不同,它并没有把社交信息数据变成资产,而是坚持信息只是信息。其协议运行的逻辑是每个人都运行一个客户端程序,要发布什么信息时,用自己的私钥对文本签名,发送到多个中继器上。想要获取信息时,则向各个中继器问询。客户所发布的信息,其实也储存在这些中继器上。而只要掌握了账户的私钥,就掌握了账户的所有数据,拥有私钥,就可以在搭载在Nostr协议上的各种第三方应用上自由迁移。

通过该协议的运行逻辑我们可以看到,其所坚持和突出的,还是Web3社交应用的去中心化抗审查的特点。

Damus、Amethyst、snort.social都是根据该协议开发的第三方应用。在今年2月,因为推特前首席执行官的推荐,上诉应用程序都有过破圈用户的参与

金色记者认为可以和其在同一维度对比的协议是Farcaster,这是一个主要面向以太坊用户以及科技企业家的社交协议。他和Nostr都使用中继器来存储社交数据并将其传输给用户。Farcaster 使用以太坊架构(例如,账户使用以太坊密钥对),而 Nostr并不搭载在区块链上。而在16年就诞生了的Mastodon似乎是更早地传承了去中心化社交精神的一种“Web3”社交雏形的产品,它被称为Twitter的联邦式替代产品,整个网络并非由单一的中心化机构运作,而是以多个由不同营运者独立运作的服务器以联邦方式交换资料而组成的去中心化社交网络。

在商业化的考虑上,Nostr引入了闪电网络可以用于打赏,其允许中继器托管或删除任何内容,这其实就存在着潜在的商业用例, Nostr 上的中继器可以收取订阅费或投放广告或以其他方式选择要删除的内容。这种商业模式其实和Web2的社交媒体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只是为加密行业而生的垂直社交产品

上述所列举的从协议层面的Web3社交的创新,似乎有着更符合加密朋克精神的一面。但是也有很多团队直接从产品入手,满足加密用户对于社交产品的需求,可以说是做着一个更垂直细分领域的社交产品。有的甚至并不去中心化。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项目有:并不聚焦于底层图谱的RSS3 ,其自己封装了 C 端可使用的产品。形式上,更像是一个记录用户链上行为的朋友圈,比如在用户的个人页上会展示用户所允许的链上行为,比如在Mirror 发文、购买 NFT、获得空投等等。

类似于Debox这样的Web3社交应用则是致力于搭建区块链的圈层,做区块链社群。它把自己定位为基于区块链DID的社区管理工具。它可以通过链上资产证明来确定用户身份,并且按照用户的身份无需求许可行加入对应的群。同样他也推出了自己的NFT,持有平台的NFT也代表着在平台内可以进入相应社群的身份。

对于这些专注于应用而不是基础设施的Web3社交创新来说,它们与用户的关系更密切,更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去调整具体的产品。但是其也不可避免的是只是服务于区块链领域的垂直用户。

只做服务好加密用户的垂直社交产品,当然也是一种成功。但总体而言,Web3社交如何能够破圈,其实还是要在效率、安全、去中心化等方面有着超越Web2社交应用的突破。不过Web3社交的发展,破圈,肯定要紧密结合加密行业破圈的进程。“Web3的用户多了,流入Web3社交的用户自然多了。”Debox 生态负责人 Arno在接受金色财经采访时如是说。

本文内容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