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割须弃袍的是(三国演义中割须弃袍的是谁)

让曹操割须弃袍的真正幕后大佬是汉献帝

三国时曹操势力最大,手下人才济济,志在统一天下。后来赤壁之战失败,天下暂时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可是曹操并不甘心,后来多次发动对刘备和孙权的战争,但是互有胜负,没能将刘备和孙权彻底消灭。在《三国演义》五十七回的一场战役中,曹操被马超追得割掉胡须,扯下战袍,差点让马超砍了脑袋,实在是狼狈不堪。表面看来是马超逼得曹操割须弃袍,实际真正的幕后大佬是汉献帝刘协,那个看起来一无是处的汉末皇帝,我们一起看一下怎么回事。

刘备得了荆州,又收了庞统,风头正盛,于是厉兵秣马,囤积粮草,似乎有北伐曹操、复兴汉室之意。但实际上是准备先取西川,等取了西川,刘备就有固定的根据地,羽翼丰满之后对曹操将是极大的威胁。

曹操意识到了危险,于是便“先下手为强”。但是曹操不是直接取刘备,而是发动三十万大军攻取东吴。对抗曹操,非得刘备和孙权联手方可,此时刘备意在西川,必然无暇东顾东吴,因此曹操攻占东吴便容易得多。而取下东吴,再占荆州,那么西川的刘备也不足为患了。

可是刘备就要为难了,因为刘备、孙权已经结成军事同盟,曹操进攻孙权,便向刘备求救。刘备正在备战西川之战,救孙权则会丧失取西川的战机;不救孙权,则是违背军事同盟,将来自己孤军难抵曹操。这也是曹操计策的妙处。

刘备正在为难之际,诸葛亮献计,联系西北曹操马超,让马超从西北进攻曹操,曹操大军自然退却,自己一兵一卒都不用出动。

话说曹操刚刚杀了马超的父亲和兄弟,马超正在悲伤之际,见到刘备的约战书,立马发兵,和西北另一大军阀韩遂率领西凉兵马来攻长安。曹操不敢南征,转而抵御西凉兵马。

马超有勇有谋,西凉兵战斗力凶悍,很快杀得曹操大败,在追击曹操的过程中,一开始曹操身穿红袍,此时马超正是丧父悲痛之时,看着曹操穿红袍如何不怒,高喊“穿红袍者曹操”,曹操听后便扯去战袍;西凉兵又喊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又赶紧割掉胡须;后来西凉兵发现曹操割掉胡须,又说割短胡须的是曹操,曹操又扯下布包上下巴,真是狼狈不堪。

故事讲完了,是不是看起来没有汉献帝什么事?表面上是曹操、刘备、马超、孙权几个人的事。但是这场战役的根源还是在于汉献帝的衣带诏。

曹操的野心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汉献帝则一直试图自己亲政,和曹操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为了消灭曹操,汉献帝用自己的血写下诏书,密令刘备、董承等人除掉曹操,而马腾在看到衣带诏后义愤填膺,在衣带诏上签下自己的大名。

后来衣带诏事件败露,相关人员或被曹操处死,或者在别处兴兵,而马腾则在西北驻扎兵马,一直是曹操的心腹大患。而曹操南证之前原本是要安抚马腾,封个官职,安定西北。但是马腾在进长安前夜见到黄奎,黄奎一直对曹操不满,醉酒之间黄奎怒斥马腾:“公竟忘却衣带诏乎!”于是两人密谋除掉曹操,辅佐汉献帝。

后来两人的阴谋被曹操发现,于是杀掉马腾父子。听闻父亲和兄弟被曹操所杀,再加上刘备的约战书,于是便带领西凉兵马杀向长安,直杀得曹操割须弃袍。

最后,衣带诏上不是还有个刘皇叔吗?刘备和马腾都是衣带诏上的同盟,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刘备也有足够的理由和马超一起兴兵攻曹。所以,衣带诏的计划虽然当时破产了,但是后续对曹操造成的威胁却持续存在。

参考文献:《三国演义》、《后汉书》

本文内容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